南京化工園給空氣和水“減負” 工業(yè)污泥變成“壓縮餅干”再焚燒
來源:江南時報 閱讀:2544 更新時間:2015-07-21 10:20污水處理廠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時,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泥等危廢,需要交給有資質的企業(yè)集中焚燒。在南京化工園區(qū),專門負責工業(yè)區(qū)污水處理的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從2014年起改用了一種真空低溫脫水技術,每天能減產8噸左右的污泥,通過減少污泥排放量間接達到了節(jié)約燃煤的效果,南京目前共有3家污水處理廠使用了這項創(chuàng)新技術。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南京化工園區(qū)的這家污水處理公司,揭秘真空低溫脫水裝置給污泥“減負”的過程。 江南時報記者 呂晶晶
先“壓力脫水”后真空加熱
真空低溫脫水裝置是如何給污泥“減負”的?工作人員遞給記者一頂安全帽,帶著記者來到了裝置運行的廠房。“改裝后的裝置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做了一個預加熱和抽真空的處理”,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的運行工程師高銘陽說:“在真空環(huán)境里加熱,能把污泥里微生物細胞壁以內的水也蒸發(fā)出來,再做一次冷凝就能把這些水和污泥分離開了。”
廠房東側的一塊獨立區(qū)域里有一臺污泥濃縮池,含水率99%左右的原泥會從這里以“批次”為單位進入裝置,通過添加PAC(聚合氯化鋁)產生凝聚、吸附、沉淀等反應,將原泥含水量下降到96.5%左右,符合裝置主體的進料標準。完全反應后,泥水會流入室外的封閉污泥儲池暫為保存。
接著,含水量96.5%的污泥會被進料泵抽到廠房高處的主機里。被高銘陽稱為“主機”的裝置約1.5米高,灰色主體由60多塊一拳厚的板框拼成,他說:“厚的是加熱板,略薄的是隔膜板,兩種板框間隔排列成主機,構成一套密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污泥進入主機后先壓榨再加熱到85℃左右,接著主機上方的管道開始抽真空。”
常溫下水的沸點是100℃,經過抽真空處理主機內的氣壓達到0.09MPa,這時水的沸點會下降到45℃,污泥里大量微生物細胞之間、甚至細胞壁以內的水在負壓的情況下沸騰,由液態(tài)轉為氣態(tài),從污泥中分離。“處理后的污泥存在板框之間的艙室里,操作結束后可以通過拉板小車松開板框間隙,污泥會掉進主機下面的螺旋輸送裝置中,集中輸送進污泥堆棚里儲存”,高銘陽說,經過這番處理,污泥含水量能降到20%。
從淤泥狀變成顆粒狀
脫水前后的污泥是什么樣的?由于整套技術都在密閉空間里完成,污泥儲池也是加蓋封閉的,記者并沒有看到實物。
現(xiàn)場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我們給污泥脫水后含水率在80%左右,還是比較高的。河道清淤的淤泥見過嗎?含水率80%的泥跟它很接近,裝在袋子里已經站得住了,但擺一陣子還是會出水。”
曾有報告顯示,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有機質含量高,容易發(fā)臭。雖然這些污泥的氮、磷、鉀含量遠高于農家肥,但其中會含有病菌,不適合直接作為農業(yè)肥料補給。
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的作用下,污泥含水率降到20%,該工作人員把它形容成“泥餅”。高銘陽說:“這時候污泥基本固化了,就像餅干一樣,質地是顆粒狀的。”可惜的是,這些脫水成“壓縮餅干”的干泥仍然不能用于制造人行道地磚等作用,按照相關環(huán)保規(guī)定需要將脫水后的污泥裝袋,并定期送到垃圾焚燒廠焚燒。
新技術每天可減產8噸污泥
“我們主要負責化工園區(qū)長蘆片區(qū)的工業(yè)污水處理,長豐河橋以東是另外一家污水處理廠負責。”高銘陽告訴記者,過去公司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帶式壓濾機和板框壓濾機,這兩種工藝都比較老,主要靠皮帶滾筒或者板框之間相互擠壓,用壓力把微生物細胞間的水壓出去,把污泥含水率從99%降到80%左右。對污泥處理量比較大的處理廠來說,產生的污泥外運費用太高,處理效果并不理想。
使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之前,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一天產生的污泥量能達到12噸,2014年4月起使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之后,每天至少能減產8噸的污泥。高銘陽解釋,這套技術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經過改造,公司處理污泥的廠房安裝了2臺真空低溫脫水裝置的主機,每天能處理6到7個批次的污泥。按照一個批次進料15立方米、一個批次產生625kg污泥計算,現(xiàn)在每天的污泥量在3.75噸到4.375噸之間,平均每天減產8噸左右的污泥。
據悉,脫水后的污泥作為工業(yè)危廢,需要交給有資質的企業(yè)集中焚燒處理。公司安全環(huán)保部的孫主管說:“處理廠的污泥減少了,焚燒處理污泥的燃煤量也銳減。這樣既能降低企業(yè)成本,又能間接減少燃煤引發(fā)的大氣污染。”
僅3家企業(yè)掌握真空低溫脫水技術
除了六合區(qū)的南京化工園,棲霞區(qū)的南京東陽污水處理廠、南京龍?zhí)段鬯幚韽S也采用了真空低溫脫水裝置。高銘陽表示,只要污泥的性狀經過廠家實驗適用于這套系統(tǒng),工業(yè)、生活污泥都能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處理。”
這項脫水技術的研發(fā)方是上海復潔環(huán)??萍加邢薰?,記者隨即聯(lián)系上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倪明輝,他說:“根據測算90%以上的污泥都能用這種技術處理,如果一家污水處理廠每天常規(guī)處理100噸污泥,經過這個技術脫水可能只有25噸。真空低溫脫水技術2012年研發(fā)出來,去年4月就在南京運用了,我們希望今后能在南京普及。”
實際上,在不久前江蘇省政府召開的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匯報會上,環(huán)保部華東督查中心副主任楊永康也給南京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的真空低溫脫水裝置“點贊”,希望今后能在江蘇更大范圍的推廣這項創(chuàng)新技術。
“從總體上看,使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但高銘陽指出,一些污泥處理量比較小的污水處理廠往往需要根據成本和自身運營情況決定是否采用該技術,真空低溫脫水裝置主要在城市的中大型污水處理廠普遍適用。